Attraction Map
金門推薦景點
Attractions
推薦行程

南石滬公園
南石滬公園位在金門東南角料羅村外海岸,過去是開挖地下花崗岩石的礦場,金門產的花崗岩石紋路多元且優美、硬度更勝於大理石,許多著名建物,如:中正紀念堂、桃園國際機場等建築的石材都取自這裡。踏入園區,與蓄水池邊的小風獅爺們打照面,石護欄後的水池倒映著花崗岩壁,人為的開採痕跡,讓岩壁獨具美感,就像是迷你版的張家界,與另一頭的料羅海灣相呼映,記錄下金門曾經的產業文化史。

羅寶田神父紀念園區
羅寶田神父因為征戰波及,西元1954年來到金門,從此就在金門落腳,參與了砲戰期間救治傷患的工作,也為當時醫療技術和設備落後的金門民間,貢獻他畢生的精力。位於金湖鎮太湖畔的羅神父紀念園區,正是羅神父當年為金門百姓看病施藥的「天主教堂」所在地。

得月樓
得月樓建造時,正是金門地方治安最壞的時期,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層出不窮,而水頭聚落位在海邊,也是強盜上岸覬覦的對象,因此得月樓特意打造許多防禦工事:三、四樓的牆面有供架槍瞄準用的槍眼、屋頂女兒牆的垛口是為防禦使用,此外還有逃生密道,在緊急時刻帶領主人通往相鄰的番仔樓內;具機能性又不失美觀,讓得月樓曾獲得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為臺灣第一座深水域的跨海大橋,連接大金門與烈嶼鄉,大金門端位於金寧鄉慈湖路二段,烈嶼端位於湖埔路,總長為5.41公里,最大跨徑約200公尺,為金門最新地標。金門大橋於2022年10月30日正式通車,來往烈嶼不再受船班時間限制,亦可省去等候及搭乘交通船的時間,為在地民眾及旅客帶來更便利的交通體驗。

建功嶼
建功嶼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面積約500平方公尺,又名董嶼、珠嶼、鰲嶼,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建功砥柱」因此得名。潮退時,除了可以看見潮間帶豐富的生物外,還能沿著石板道登上建功嶼,因此又被稱作金門版的摩西分海。島上豎立的鄭成功石像望著的方向,是廈門鼓浪嶼上另一尊鄭成功石像,與石板道兩側高大的「牡蠣人」裝置藝術,都是遊客鏡頭下熱門的景色。

莒光樓
面臨金城美景,背擁豐蓮山脈,初訪金門,必定要登上莒光樓遠眺金門風光!莒光樓做為金門的精神象徵,以中國傳統建築的作法,將傳統城樓放在現代建築的基座之上,締造一項獨特建築美感〪這座建築與「毋忘在莒」勒石同樣成為戰地金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也是當時金門的最佳代言人。

模範街
根據南洋引進的「五腳基」型式,街道兩旁都是二進店屋,第一進為洋樓,第二進為閩式建築,外觀整齊、古典雅致,兼具民國初年中國式建築及洋樓的美感,格局排列非常整齊,單拱拱圈更是優美的線條,極富建築藝術之美,是相當優秀的典範,所以稱為模範街。如今的模範街住商混合,許多新創店家進駐,除了販售伴手禮,還有餐廳能夠選擇,讓旅人看到不一樣的金門情調〪

清金門鎮總兵署
清金門鎮總兵署所在地原為「叢青軒」,相傳是明萬曆辛丑年(西元1601)進士許獬讀書的地方,康熙年間,總兵陳龍考量舊金門城經歷明末多次兵禍,而后浦人丁興旺,於是將總兵署遷建於此,多次改建後成為現在規模,直到1915年金門設縣,總兵署仍為最高行政中心,歷經金門縣公署、金門縣政府、行 政公署、金門防衛部…等等,現在則是金門經典的觀光景點,也是縣定古蹟之一〪

太湖&漂浮斑馬線
太湖為金門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供應金湖地區的民生用水及農民灌溉水源,廣闊的湖面氣勢雄偉,隨風而起的漣漪總是那麼吸引過往行人的目光,湖中有三座島,棲息著許多鳥類,周邊也是可愛水獺的出沒地。清晨的太湖,在薄霧之中如夢如幻,湖邊種植濃密的花木,沿著環湖步道漫步,可以飽覽四周湖光山色,或坐在涼亭內乘涼談天,都是難得的愜意。再規劃半日順遊附近的榕園、八二三戰史館,更是不錯的安排!

珠山聚落
村民皆姓薛,聚落形成迄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因村民多僑客,曾為金門全導消費能力最強、教育水準最高的村莊。村落周圍環山,中央則有座大潭,村內所有建築皆面向大潭,建築群以薛式宗廟為中心,兩旁建有古式洋樓,沿著紅磚步道尋訪,可盡覽珠山之美。

金湖鎮山外街
原本灰漆漆的轉角水泥牆,被彩繪成金門古早公車的外型,公車司機是一隻可愛、栩栩如生的風獅爺,車上載著縣鳥戴勝和金門保育動物水獺,公車旁還有金門高粱酒和金門電話亭,以及標上金門公車路線的金門地圖,整幅壁畫幾乎呈現所有金門的特色,十分吸睛。

新湖漁港-消波塊&修船廠軌道
Instagram上熱門的打卡點-消波塊景觀,就是位於新湖漁港,另外這兒還有乾淨無比的白沙灘、碉堡展望亭、修船廠軌道,怎麼拍都好看! *溫馨提醒,拍照時,請務必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