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景点&ATTRACTIONS

GOLDEN LAKE HOTEL

ATTRACTIONS NEARBY

GOLDEN LAKE HOTEL
周 边 景 点

金门旧名浯洲,又名仙洲、浯江、沧浯等。虽只是闽南沿海一座小岛,却具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更是屡屡突显其重要的地位。十九世纪末,金门居民大量移徙东南亚,成了闽南侨乡之一;国共内战,使金门成了前线战地。这些特殊的历史因素,使今日的金门,成为汇集闽南、战地、和侨乡三种特色于一体的橱窗。

大小金门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地表景观以波状丘陵、台地为主,最高的太武山,海拔253公尺,盘踞在金东,而红壤的台地连绵在花岗丘陵间,掩风的谷间底地就成为耕稼与聚落的地方。而金门地区共分三个镇 (金城镇、金湖镇、金沙镇),两个乡 (金宁乡、烈屿乡),其中每个乡镇更是各有其人文、历史、生态之特色。

金城景点
古岗湖、古岗楼
「古岗湖」古岗湖原称古坑,位于金门城东门外,是一座天然兼人工的湖泊,百燕南山、湖南山等名山围绕周围,湖畔有座凋樑画栋的古岗楼。楼高三层,达16公尺,朱樑碧瓦,重簷迴廊,相当古色古香。湖西面的献台山是发现明朝鲁王疑塚处,名胜古蹟蕴于一处。
珠山聚落
村民皆姓薛,聚落形成迄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因村民多侨客,曾为金门全导消费能力最强、教育水准最高的村庄。村落周围环山,中央则有座大潭,村内所有建筑皆面向大潭,建筑群以薛式宗庙为中心,两旁建有古式洋楼,沿着红砖步道寻访,可尽览珠山之美。
翟山坑道
位于金门古岗村古岗湖东南方,为一A字型战备水道,坑道全长101公尺,宽约6公尺,高约3.5公尺;水道呈A字形,全长357公尺,宽约11.5公尺,高约8公尺。民国五十年为因应战争所需而开挖,耗时五年才完成,战时供登陆小艇抢滩运补用,坑内并有停靠码头。翟山坑道内由人工穿凿,工程雄伟媲美擎天厅;坑道外海浪澎湃,潮声势壮。于八十七年七月正式开放,并成立翟山坑道管理站,是不可错过的观光景点。
水头村(水头黄氏酉堂别业)
水头村居民以黄氏居多,是属于捐建泉州开元寺的黄守恭紫云衍派派下,而金水黄氏开基祖黄辅,字仲卿,是元朝廷祐二年乙卯科进士。水头「酉堂」是号称拥有十八支桅帆的船王-黄俊(生于康熙四十一年,卒于乾隆四十八年)(西元一七0二年至一七八三年)所建
莒光楼
莒光楼民国41年(1952)由名建筑师沉学海所设计,彷古代麒麟阁三层式建筑,外观雄伟、气宇非凡。将传统城楼放在现代建筑的基座之上,对称的十字嵴屋顶形式,适合居中登高眺望。
模范街
模范街原名为自强街,民国14年由金门商会会长傅锡琪队为集资兴建而成,由32间连廊式洋楼店屋所组成,建筑採中国式风格,装饰凋花精美的窗饰及鸟踏,整体街道却具日本大正时期的建筑风格,成功融合中日式风格于一体,同时亦融合西式砖造,风格独特,整齐美观。民国50年代为其最为繁盛的巅峰时期,是金门现存最具特色的老街。
文台宝塔
位于金门县的文台宝塔建于明朝洪武20年(西元1387年),係一座以花岗岩石条砌成的五层六角形实心塔,在600年前是附近海域船隻的航行指标。古塔形制规模虽小,却另有一番朴拙韵致。此外,塔顶有镌字及浮刻,而塔下盘石亦有明人陈挥于万曆35年(西元1607年)手书墨蹟及近人张大千大师墨宝,均颇堪玩味,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古蹟。
金水国小
馆内主要是展示出金门居民早期需至海外工作的发展过程,还有离家背景的心酸血泪与后来回馈家乡的大力贡献,透过影片播映与解说导览服务让民众能体会金门这个桥乡社会的历史脉络。